關於死亡,托爾斯泰在《伊凡.伊里奇之死》小說中以巧妙的倒敘手法、冷酷地刻畫死亡猙獰、冷酷的陰影,其逼真、細膩已被視為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。余光中在他的新詩《狗尾草》頭兩句寫到 : 「總之最後誰也辯不過墳墓 ;死亡,是唯一的永久住址」。可見死亡不僅讓人震攝、驚懼,親人或摯愛的死亡更是讓人深感失落、哀痛,有的人甚至久久無法走出失親的傷慟,這是大家對死亡的普遍認識。死亡除了這些負面的影響,竟然會帶來益處,對於此書的書名《死亡的益處》 (Death Benefits: How Losing A Parent Can Change An Adult's Life--For The Better,詳見附註),您是否跟我一樣好奇,想一探究竟呢?
本書作者珍.賽佛(Jeanne Safer)本身是位行醫三十多年的心理治療師,她在此書中深刻剖析自己失親後的心路歷程,她也訪談了六十位中年男女喪親的案例,據此她發現死亡不一定只帶來失落的負面影響,事實上許多人喪親後,在身心靈各方面反而頗有收穫,這些感受多在哀慟情緒過了許久以後才出現,並且常因罪疚感而被壓抑下來,以致常被忽略。珍.賽佛發現雖然很多中年人都經歷過死亡的益處,但很少人能自在地承認,更遑論知道如何促進這些益處的獲取。她認為從父母的死亡中「獲益」,與傷慟、失喪並不抵觸衝突。傳統觀念總認為中年以後便失去改變人生的機會,本書對此觀念提出挑戰,認為死亡能提供中年失親者新的視角,讓他們在感情、工作與自我理解上,朝著新方向邁步,進而達成自我成長與改造。
中學教師貝絲.葛蘭特過去完全不須替自己安排時間,因為她得隨時待命、等候母親的召喚。母親的死讓她得以順利地擺脫長久以來沉重又困難的責任,她說 : 「這下子沒有人把我綁住,所以我不能拿外在的東西當藉口,從現在起不論成功或失敗,都得由我自己負責。能夠抓緊自己的人生,感覺很自由又可怕。」貝絲從母親隨身女侍的職位退休,首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。過去她窮盡一生的時間都在扮演母親的摯友,當她明白並接受這項事實時,才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摯友:她自己。咖啡店老闆娘潘妮.麥當諾為了跟她父親唱反調,反而讓自己陷入不幸福的婚姻中,並且苦撐了二十年。父親死後她才發現,過去把全副心思放在反駁父親,反而忽略去傾聽自己的心聲。本書中諸多案例將自己的怨恨、內疚、自我懲罰的傾向,跟著父親或母親的負面特質一起埋葬。隔著死亡的薄幕探索其父母,讓他們意外地找到了打開自己心結的鎖鑰。死亡空間替人隔開距離,讓我們能把父母當成普通人來看待,死亡空間給人觀看全景的鏡片,藉此能細究自己的心靈景致,成為映照自己內心世界的鏡子。
珍.賽佛提出耕耘「死亡益處」的四種練習:
引發動機 : 有意識地決定自己要面對父母之死,並投注時間與精力從中學習。
預做準備:允許自己尋求父母死亡後所帶來的益處,並找出阻礙的抗力。
沉思:以開放的態度思索父母對你造成的正面與負面影響,以及你們之間有那些未完成的事情。
啟動 : 客觀地建構父母的生命故事;並盤點父母的人格特質,思考
-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並想珍惜保留的是甚麼、
- 想摒棄的是甚麼;
- 你父母擁有,而你卻未獲得的是甚麼、
- 你曾需要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甚麼?
父母,是我們最初的臍帶,型塑我們的行為,其教養方式,更對我們的性格、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,然而並非所有的父母天生就會當個好父母,他們不一定知道如何作才是對孩子最好。父母在世時,親子雙方相互拉扯牽制,親子關係往往十分緊繃,面對此壓力有人全力抗爭,有人認命接受,也有人選擇逃避。失去父母時,少了來自父母那端的拉力,子女較能有空間用客觀、平和的方式去同理父母,打開過去存在親子間的死結,促成自身的再度成長。
在重視全人、全程關懷的醫療體系中,對於遺族的關懷過去大都聚焦在哀悼、哀傷、協助喪親者重新開始一個死者已經不存在的新生活,學著向逝者告別,本書的洞見讓我們對中年喪親者的關懷有了新的關注焦點,除了如往常陪他們走出哀傷之外,幫助他們走出罪疚感,並激起他們從父母的死亡中獲益,幫助他們再度成長,值得我們重視與深思。
珍.賽佛認為每位失去父母的成年人都有權享有死亡的益處,這些益處是他們的「死亡權利」,是喪親者合法正當的繼承物,是人生成熟階段最珍貴的贈禮,但是領取的人還不夠多。
附註:
死亡的益處:失去父母,是我們二度成長的機會
Death Benefits:How Losing A Parent Can Change An Adult's Life--For The Better
作者:珍.賽佛
出版社: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10/10/04